核心技术
Core Technology

优势科技眼中的物联网2.0

2018-04-04


1 、发展

中国物联网产业化始于2009年,其标志性事件是2009年8月前总理温家宝在视察无锡时指出“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,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‘感知中国’中心”。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,2010年10月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。

“十二.五”期间,由政府主导,规划并建设了一大批示范试点项目,使中国成为了物联网的绝对引领。2013年以后,随着智能硬件、移动通信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,物联网几乎被推到了产业的边缘地带。直到2016年,出现“软银收购ARM”和“NB-IoT被3GPP定为物联网通信标准”等两件大事,才让物联网重新回到产业的中心。

在这期间,认为物联网是信息化向物的延伸,众多从业者把“感知”当成了物联网产业的核心。对物联网的普遍理解是IoT(Internet of Things),把各种信息传感设备,如射频识别(RFID)装置、红外感应器、全球定位系统、激光扫描器等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,形成一个巨大网络,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,方便识别和管理。

从技术上归纳,这个时期,物联网是一种以“星型拓扑、单向采集获取数据、集中数据分析、APP控制”等为特征的类互联网技术。

2 、物联网2.0的端倪

早在2011年,邬贺铨(中国工程院院士)提出“物联网即服务”的概念,这是物联网2.0的萌芽。随着物联网2016年重新回到产业的中心,2017年在物联网产业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——物联网2.0。

对于物联网2.0,虽然在业界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,但较主流的认识是,物联网2.0就是IoE(Internet of Everything)。显然,IoE的范围比IoT更大。IoE强调的“万物互联”是任何设备、事物都能通过网络连接起来,并在网络中彼此之间进行通讯。

3 、物联网2.0时代

优势科技作为我国物联网产业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,长期专注于物联网的产品和技术研发。优势科技认为物联网2.0是“万物直接互联”时代,从技术上归纳,它应当具有“网格拓扑、云/霾/雾融合计算、分布式智能、可软件定义、全自动控制、应用即服务”等特征。

  • “万物直接互联”引发新的物物连接方式,要求“物”与“物”之间必须实现网格互联;

  • “物”(Everything)应当具有语境感知(Context Awareness)的雾计算能力,其可软件定义(SDX)的特性将“物”升级为“传感器+执行器”,以便“物”有更好的感应能力和较强的处理能力,从而获得真正的颠覆性智能;

  • 具有去中心化、不依赖于云端的霾计算能力,分布式智能配合云计算,可最大化地减轻网络通信压力,使物联网真正成为大数据的源头。




“万物直接互联”物联网2.0时代,人和物的所有信息都会纳入网络,人或物将会面对一个数以亿计的网格集合;这些错综复杂的网格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,并将赋予沉默以声音、赋予万物以思考、赋予孤独以生机、赋予黑暗以光明。